您的位置:首页>检察业务>行政检察

最高检开启新媒体时代下的检务公开新模式

时间:2014-08-0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最高检开启新媒体时代下的检务公开新模式

 今年5月3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制片人田立武被检察机关带走的消息在网上传播蔓延,一时间引发各种猜测,其中不乏胡编乱造,混淆视听。6月1日晚上9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新浪官方微博迅速回应,发布检察机关对郭振玺、田立武立案侦查的消息,网上谣言很快得以平息。据统计,截至6月3日上午9点,这条微博被阅读527万人次,转发1386次。 

  在这起事件中,借助微博这一新媒体,来自最高检的权威声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最广泛的传播,收到了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微博的应用,让最高检的“发声”工作尝到了以往鲜有的甜头。 

  今年以来,最高检按照中央司法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积极推进深化检务公开改革过程中,健全新闻发布制度,注重借力新媒体,与公开对象互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新媒体时代下的检务公开,正在从“名片型”向“服务型”发生转变。 

  平台搭建:小小手机把检察信息装进口袋 

  作为跑口记者,新华社记者陈菲今年采写的检察新闻被国内外媒体采用转发的频率上升不少。陈菲告诉记者,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最高检今年加强了新闻发布工作。在她印象中,今年以来,最高检几乎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内容也都是“干货”、“硬货”。 

  记者采访发现,之所以能为跑口记者持续提供优质“口粮”,主要得益于最高检于今年3月24日正式设立了新闻办公室。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高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单独序列的新闻宣传工作机构,意在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推动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专业化、专门化建设。 

  依托媒体向外发布重要检察信息、公开检察工作情况,历来是检察机关开展检务公开工作的主选方式之一。专门机构的成立,专业人员的加入,为最高检新闻发布工作注入鲜活动力,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细心的网民不难发现,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上随时随地接收最高检的“线上”权威发布。3月3日,最高检在新浪网、腾讯网、正义网同时开通官方微博;4月15日,最高检官方微信、新闻客户端正式开通,并在人民网、新华网增开官方微博。至此,最高检“两微一端”检察宣传新媒体格局形成,主动、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截至7月底,最高检“两微一端”共播发信息9171条,粉丝、听众和订阅总数达到1004万。 

  今年7月,曹建明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要求,各省级检察院和条件成熟的地市级检察院要在今年底以前开通官方微博微信。 

  而“线下”的新闻发布也得到明显加强,最高检规定例行新闻发布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发布会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截至7月底,最高检共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7次。 

  值得一提的是,6月25日和7月22日,最高检分别召开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座谈会和部分中央新闻网站、商业网站负责人座谈会,曹建明检察长均出席座谈会,听取大家对做好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 

  “我们希望树立主动宣传、立体传播理念,稳定并不断拓展传统媒体关系,全面对接新媒体,构建载体丰富、反应灵活、功能齐全的一体化全媒体检察宣传工作格局。”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对于最高检“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新闻发布,跑口最高检记者有着相似的评价:加大了发布频率、丰富了发布内容、提升了发布水平。 

  完善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接受代表委员监督,始终是检察机关开展检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新媒体,最高检代表委员联络工作插上““翅膀”,及时、便捷地向代表委员通报检察工作情况。 

  最高检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月20日,监督办与正义网合作,正式开通代表委员手机报,截至7月底已经向4801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发送38期。 

  以7月24日这期手机报为例,记者看到,检察要闻、法治资讯、模范检察官、法律监督案例等检察信息分门别类,一目了然。 

  搭载着网络快车,深化检务公开,最高检今年还开展了以下工作:在最高检官网设置群众意见建议信箱、专门邀请20名网友参加最高检第8次检察开放日、部署应用全国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 

  “小小的手机,就能将检察工作的动态装进口袋。”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亚达对检察机关“两微一端”工作表示赞赏,她认为通过运用好新媒体,检察机关可以构筑很好的检民交流平台。 

  公开内容: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 

  7月28日,《人民日报》刊发记者彭波采写的《检察机关反腐开启新模式:披露案情不再遮遮掩掩》报道,网上转载“一片红”。截至7月31日上午10点,360搜索“检察机关反腐开启新模式:披露案情不再遮遮掩掩”内容,共找到相关结果2052个。 

  2013年10月,最高检下发《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检务公开延伸到检察执法办案过程。 

  “披露案情不再遮遮掩掩”,正是最高检深化检务公开,公开内容逐步实现从结果公开到过程公开带来的直观感受。 

  7月31日,记者登录最高检官微,一条检察机关查办副部级官员的微博赫然入目: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记者统计显示:截至7月底,最高检官微共发布了17件由最高检立案侦查的大要案信息,30余件由地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的案件信息。通报所涉犯罪嫌疑人级别均为厅(局)级以上。 

  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职务犯罪大要案查处工作,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最高检新闻办专门制定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大要案信息发布暂行办法》,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作用,及时公布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大要案进展情况。 

  根据这一办法,省部级领导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厅局级领导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县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等产生重大社会影响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等,均被要求对外发布。发布内容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身份、涉嫌罪名、基本案情,以及案件所处诉讼阶段,如立案侦查、决定逮捕、提起公诉、提出抗诉等。 

  记者查看最高检官微发布的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发现其发布日期并无规律可循。“根据案件查办进展进行第一时间发布。”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解释说。 

  如果说对职务犯罪大要案信息的发布,最高检力争在时效上进行及时披露,那么对原则上每月一次的新闻发布,最高检积极在内容上进行深度发布。 

  记者对最高检今年组织的7场发布会梳理发现,其主题主要分三大块:一是公布每季度职务犯罪案件查办情况。如5月14日举办发布会公布检察机关今年第一季度职务犯罪案件查办情况。二是公布检察机关重要工作部署和成效。如6月12日举办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新闻发布会。三是结合相应主题日公布相应检察工作。如4月22日,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2013年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 

  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规范新闻发布工作,6月初,最高检出台《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实施办法》,要求对检察机关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活动;颁布的重要司法解释和其他重要规范性文件;重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实施情况;检察机关查办的重大案件有关情况;重要阶段性工作成果和典型工作经验;重要改革举措和创新工作机制;与检察机关有关的重大突发敏感案事件等,向社会和公众进行发布。 

  除对社会关注案件进行统一公开信息外,最高检监督办负责人介绍,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已制定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实现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相关人员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服务,向社会公开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等。由最高检统一研发的案件信息公开系统有望在今年9月底接入互联网进行上线运行。 

  今年7月,最高检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积极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和公众参与方式的深刻变化,切实提升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深入推进检务公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吴元全认为,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把握好公开尺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希望今后进一步做好公开工作。 

  提升效果:回应关切增强互动和趣味 

  今年以来,《法制日报》记者姜皓自主策划的几个检察选题,都与最高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主题不谋而合。姜皓告诉记者,这样的感觉很带劲、很解渴,“说明最高检的发布主题接地气,是老百姓想了解的”。 

  最高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发布工作被要求做到紧贴群众需求,最高检为此建立了新闻宣传联系会议制度,每月底或月初由新闻办召集最高检各业务厅局办公室主任召开联席会议,收集整理各厅局重要工作信息,紧密结合时间节点、社会热点和检察业务工作重点,共同协商确定发布会主题和内容。 

  新闻宣传联系会议的应用,有效确保了新闻发布工作有的放矢。如“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新闻发布会召开当日和次日,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就刊播相关源发新闻稿件58篇;查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新闻发布会召开两天内,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刊播相关源发新闻稿件62篇。 

  此外,通过首发检察机关对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提起公诉等;检察机关派员查办晋济高速“3·1”特大燃爆事故、挂牌督办云南曲靖煤矿重大责任事故等短小却重磅的消息,最高检“两微一端”的粉丝量正在每天一上升。 

  新浪网副总编辑陆洋评价说,通过检察官方微博快速发布权威检察信息,既能避免二传手传播信息的误读,也能促使网民养成关注检察微博获取新闻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最高检在加大检务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的同时,正在尝试探索在方式方法上,根据不同情况增强公开趣味性,成功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 

  记者看到,最高检在“两微一端”发布的一图读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一图读懂最高检新规严禁打探案情或说情等“请戳图”信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均获得了很好的点击阅读量。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说,实行检务公开,特别是微博、微信的应用,增强了检民之间的互动,拉近了检民之间的距离,但也对检察人员做好回复等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考验,“公开要规范、互动要有情”。 

  对于在检务公开中用好新媒体,一些互联网从业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陆洋建议丰富检察微博发布内容,如重大热点案件的信息发布,可以更多包含案件侦办进展内容;针对突发舆情,通过检察微博准确动态发表事件进展,及时作出回应。腾讯公司副总裁江阳则建议,应重视微信后台相关服务保障,及时回应合理诉求。 

  针对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手机新闻,搜狐网副总编辑杨章怀表示,检察机关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新的优势资源和渠道,尝试用手机新闻客户端及时便捷地公开、宣传检察工作。 

  • 友情链接: